产品概要:
传统资产管理方式主要聚焦于维护资产数据的完整性,但这一模式固有的局限往往导致运营效率低下、错误频发及信息不对称,从而难以确保资产数据的精确度和安全性。此外,该模式未能充分重视资产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建设,也缺乏对资产历史操作的全面记录,这直接阻碍了企事业单位有效应对资产管理中的诸多挑战。
协同资产管理以协同为设计理念,以流程为驱动,将资产全生命周期需求标准化固化,通过标准功能场景化,为用户营造轻量化、角色化、智能化和移动化的协同运营平台,量身打造您的专属协同资产管理系统。

产品解决方案:
场景一:资产门户定制化
适配对象:企业不同角色的员工
问题现状:企业资产基数大,分布广,应用复杂,权责不清晰;涉及基建、财务、后勤等归口管理难;工作责任心和业务能力要求高
解决方案:定制千人千面的门户。实现全员化的应用,并打造个性化的界面, 满足业务应用需求,符合管理视角要求。

场景二:资产库分级分类管理
适配对象:资产分管领导/资产管理员/资产查看者
问题现状:企业资产管理没有根据固定资产的类别以及特点进行分类管理;存在帐实不符,资产不明设备不清,闲置浪费、虚增资产和资产流失等问题
解决方案:分仓库式管资产,不同类型设计不同档案、字段以及页签等,详细记录资产全部信息。图片式布局便于选择资产,独创【资产履历】,方便追溯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履历情况。


场景三:资产Gis地图+楼栋分布设计
适配对象:资产管理员/资产查看者/资产分管领导
问题现状:面临资产分布广泛且多处异地的情况,企业难以迅速且精准地把握资产的实时动态。特别是当资产状态持续变动时,对其进行即时监控变得尤为困难,同时也难以确保及时获取反馈信息。
解决方案:利用资产Gis地图,全息展示资产定位,方便联查资产详情并快速掌握资产动态。3D楼栋地图是基于新的3D建模技术,实现资产可视化楼栋分布情况查看,且和资产信息关联,穿透联查历史信息。


场景四:资产盘点业务
适配对象:资产盘点员
问题现状: 传统的盘点工作依然大量依赖于人工拿着纸质单去现场盘点,费事费力,准确性也偏低。事后还需要安排专人对资产盘点结果,进行汇总、复核、事后抽查、复查等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,才有可能保证盘点结果真实可信,未能起到降本增效的目的
解决方案:资产扫码填单,审批流程盘点;盘点表单导入盘点结果。手机APP盘点任务执行盘点;PDA手持设备执行盘点。利用新技术辅助资产盘点,使盘点任务简单、高效、便携。

场景五:资产计提折旧
适配对象:资产管理员/财务
问题现状:部分中小企业的资产管理者并不是专业的财务人员,资产折旧的设置和折旧年限就成了用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;税法对折旧年限有强制规定,会计上的计提折旧年限和税法上的不一致时,年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要调整,相对较麻烦
解决方案:资产多部门多经费折旧,支持多种折旧方法。可一键生成资产折旧清单、生成凭证。

场景六:资产租借
适配对象:资产管理员/资产分管领导
问题现状:资产租借过程中,容易出现记录不详,去处不明,责任不清或收回不及时的现象.
解决方案:系统通过单据审批、过程记录的实时追溯联查,以及租金交付、租借到期等的智能提醒,实现闲置资产的价值最大化和管理的降本增效。
场景七:设备管理
适配对象:设备管理员/资产管理员
问题现状:在日常管理工作中,若缺乏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管理和预警提醒机制,往往容易因未能及时进行资产维保而导致资产受损,甚至可能引发生产事故,进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或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。
解决方案:科学合理的制定设备的维护、保养计划。灵活定制时间周期,依需配置检定项目,定期对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和测定。不良事件及时上报,落实培训记录。通过智能方式提醒相关责任人,有效规避设备损坏风险,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场景八:资产管理的四种预警提醒机制
适配对象:资产管理员/资产分管领导
问题现状:对资产的实时动态无法掌握,导致资产存在维保过期,采购不及时等问题发生,无法及时获取资产信息,导致“重采轻管”现象存在。
解决方案: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,资产数据发生变化时,根据系统参数设置,自动进行判定。符合资产预警规则的,将按照规则进行系统消息预警提醒,或者通过资产预警提醒功能界面进行提醒,辅助资产管理,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。

场景九:智能数据分析大屏
适配对象:资产管理员/领导/资产分管领导
问题现状:资产统计分析难、极易造成账账不符、账实不符等情况,同时决策存在支持数据不足,导致决策失误的状况
解决方案:实时且动态地追踪并记录资产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数据,通过图表融合的方式直观汇总并展示各部门的资产信息。系统支持数据的层级式深度提取与穿透联查,确保能够实现精准的溯源与跟踪。同时,强化数据治理,为决策分析提供坚实、可靠的数据支持与依据。

产品亮点:
1.对资产使用人
管理责任贯穿员工在职期,责任的明确,可快速精准追责;离职交接清晰,避免形成糊涂账。
2.对财务人员
资产业务关键环节可自动计算;数据共享传递,保障前后数据一致性;自动凭证生成和处理,减轻财务工作量。
3.对资产分管领导
实时查询各级各类资产信息;数据治理,方便了解资产状况 提供决策依据,辅助领导决策分析。
4.对资产管理员
从购买入库开始,落实追踪机制;资产的使用信息反馈更加及时;全方位的资产监控,有效跟踪资产、防止资产流失。